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沿海龙虾属8种龙虾CO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分布8种龙虾属的龙虾,为了研究其系统发育和筛选分类DNA条形码,对线粒体COI 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用MEGA4.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 NJ) 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获得大小为731 bp, GC含量在40.2%~44.5%之间COI基因片段。8种龙虾种内变异较小,遗传距离范围0.00~0.057, 平均0.016;种间遗传距离较大,介于0.124~0.228之间, 平均遗传距离为0.185,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相差约10倍。NJ树和MP树都支持8种龙虾分成2支:密毛龙虾、长足龙虾和日本龙虾为一支,中国龙虾、杂色龙虾、黄斑龙虾、锦绣龙虾和波纹龙虾等5种龙虾为另一支。表明COI 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进行龙虾属的分类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防治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采用多种药物、多种措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投金藻、扁藻、光合细菌和丰年虫幼体,优化培育水体生态环境,改善叶状幼体营养,提高叶状幼体自洁力,加速叶状幼体发育变态,适当调高盐度以恶化聚缩虫诉生存环境,及时清除丰年虫卵壳等污物,能有效地防治龙虾叶状幼体聚缩虫病。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贻贝性腺对中国龙虾早期叶状幼体进行培育,早期叶状幼体是指初孵叶状幼体至叶状幼体的第5步足开始形成,共完成了6次蜕皮。第1次蜕皮的叶状幼体没有眼柄,第3颚足及第、、第2步足外肢分别具有3、5、5对羽状刚毛;第2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开始出现眼柄及第4步足呈乳头状突起,第1、第2步足外肢具有6对羽状刚毛;第3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3步足外肢发育比较成熟并产生3对羽状刚毛,第3颚足及第1、第2步足外肢分别具有4、7、7对羽状刚毛;第4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1触角亚末端开始出现2根长刚毛,第1鄂足顶部刚毛消失,第3颚足及第1、第2、第3步足外肢分别具有4、8、8、4对羽状刚毛;第5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第3噪声足及第1、第2、第3步足外肢分别具有5、9、9、5对羽状刚毛;第6次蜕皮的叶状幼体第5步足开始出现乳头状突起,并对叶状幼体1至6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龙虾Panulirus叶状幼体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后采用扁藻Platymonassp.、骨条藻Skeletonemasp.、金藻Dicrateriasp.、丰年虫Artemiasalina幼体、藤壶Balanussp.幼体、轮虫Brachionussp.、蓝藻粉(Spirulina)、丰年虾片、金B.P.、微粒子、黑粒子、贻贝Mytilusedulis卵巢.组成12个组合饲养中国龙虾Panulirusstimpsoni、密毛龙虾P.penicillatus、黄斑龙虾P.polyphagus的叶状幼体。结果发现扁藻+金藻+丰年虫的体+贻贝卵巢组合喂养效果好.蓝藻粉+丰年虫幼体+贻贝卵巢组合和丰年虫幼体+贻贝卵巢组合喂养叶状幼体也可以,但效果比前面组合差。  相似文献   
5.
中国龙虾叶状幼体培育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龙虾叶状幼体培育的新路子,采用经沙-活性炭过滤海水与投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金藻(Dicrateria sp.),漂白粉和孔雀石绿消毒海水与投扁藻和金藻,对虾全封闭养殖池水和底泥等多种培育水质,分别于水缸和玻璃缸进行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叶状幼体培育对比试验.投喂卤虫(Artemia salina)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卵巢.5 d投1次25×108 cfu/m光合细菌.用窗帘控制光照度为1 000 lx~1 500 lx.发现采用对虾养殖池水与加铺1 cm厚对虾池底泥的培育水中有种类繁多,生物量丰富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利用光合细菌和调节光照保持浮游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相,使水中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叶状幼体处于生态平衡并相对稳定状态,取得较好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盐度对中国龙虾存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中国龙虾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适应、存活和生存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龙虾对高盐的适应能力较低盐强,其耐低盐极限是14.1,耐高盐极限是56.1;盐度主要因渗透压而对中国龙虾存活、生长施以影响,中国龙虾的等渗液盐度为28,该盐度为中国龙虾存活、生长的最适宜盐度、其存活、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1.3-39.5,超出此范围,中国龙虾不能长期存活,也难以生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龙虾亲虾培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00 L水缸中进行中国龙虾[ Panulirusstim psoni(Holthuis)]亲虾培育试验。亲虾按2 雌1 雄放养, 充气, 投喂虾类、贝类、鱼类等活鲜饵料。结果表明, 中国龙虾嗜好活饵,也食鲜饵, 不食粤海牌对虾料, 最爱吃虾类。致死水温为11℃以下, 12℃~13℃冻僵, 14℃~15℃反应迟钝, 16℃~17℃恢复摄食, 18℃~30℃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31℃以上易患病死亡。繁殖季节为2 月~10 月。当水温升到18℃以上, 雌雄拥抱交配, 20℃以上开始产卵及抱卵, 26℃以上孵化出叶状幼体。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23℃~30℃。共培育出6 尾雌虾产卵并孵化出叶状幼体。其中2 尾雌虾1 年繁殖3 次, 3 尾1 年繁殖2 次, 1 尾1 年繁殖1 次。病害是困扰亲虾培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虾雌性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中国龙虾雌雄异体,性比约为2:1,生物学最小为头胞甲长8.4cm左右。根据其卵巢组织学观察、相对头胸甲宽度、相对腹部宽度、卵巢因子及卵巢成熟度系数系,将中国龙虾的卵巢分为如下6期:未发育期、发育早期、发育期、将成熟期、成熟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9.
盐度对龙虾叶状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个梯度多个重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龙虾(Panulirus)叶状幼体要求的海水的适宜盐度为34‰~35‰。投入金藻(Dicrateriasp.)、扁藻(Platymonassp.)和光合细菌于水体中,养活作为龙虾叶状幼体饵料的丰年虫(Artemiasalina)幼体,可减少换水量,保持养殖水体的盐度稳定。34‰~35‰盐度的养殖水体能有效地抑制某些病原体的入侵。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反应温度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1、39、31~47 ℃;类胰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9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23 ℃;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23、31、31 ℃.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反应温度下,中国龙虾不同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顺序为胃蛋白酶: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肠胃,纤维素酶:肝胰腺≈肠>胃,淀粉酶:肠肝胰腺胃;中国龙虾各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力顺序为胃内:纤维素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